张榕博  >>  正文
张榕博:历史上的科举制真的那么坏么?
张榕博
2015年07月29日

没有年龄的限制、城乡的差别和贫富的差距,更不需要拼钱、拼爹,历史学家发现,延续千年的科举制或许并没有今人想象的那么坏。更重要的是,知识改变命运,在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中是对天下人一句实实在在的承诺。

                               位于南京的江南贡院 中国最大的科举考试场

便宜、实用,这是你想到的科举么?

过去,中国人怎么实现“中国梦”?答案跟今天有点像,那就是考试。通俗地说便是用读书改变身份,用知识改变命运。不过,古代读书人并不需要参加今天这么多形形色色的考试来出人头地,也不需要拿那么多文凭本本。仅需“玩转”科举,你就赢了。

最先否定科举的人会说,科举制一年才招收几个举人、秀才,这算什么改变命运?没错,明朝的考生大概有200万,有2.5万人中了进士,最后被选中的不超过候选人数的5%,但尽管名额有限,可只要你书念得好,“知识改变命运”在科举制度中是便是对天下人一句实实在在的承诺。比如满清开国第一状元傅以渐,家里以前曾是走投无路的前明遗民;济宁世代书香的“孙半城”,祖上三代还是外来的逃荒户。即使你没考上,整个社会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也给读书人提供了丰富的职业选择,比如上山采药的李时珍可以行医;屡试不中的蒲松龄当上了小说家,这其中还有人当上了“师爷”、教师。再不济,元代取消科举,大伙整体转型去写元曲呗。

也有观点认为,“十年寒窗”,要想科举成功需要多少的钱财和人力,普通老百姓是难以承受的。但实际上,科举考试是一种低投入的教育,一本“参考书”可以用几十年,只要不是所谓赤贫,一般人都还可以负担。而且,当时的农村,只要村里一个人书念得好,可能全家族全村的亲戚乡里都会出钱供他念书。这一传统,即使在今天的农村社会也依然存在。这对贫寒子弟来说,上升性社会变动的希望,便始终是存在的。

                                                      古代科举考试原貌

历史上最公平的考试

咱让科举考试跟今天的高考比一比,看看谁更公平: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里,一个“肉豆须”顷刻就让城里的孩子们知道了啥叫城乡差距,同样,曾经的一段听力也曾让农村考生吃尽了苦头。但历史上,城里与农村的孩子读的都是孔孟,知识考核的稳定性与独立性,让你即使住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稍微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也不用担心。

有人会反驳说,今天孩子了解的知识日新月异,古人岂能相比。且慢,先说中国古人不必应付雾霾、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城乡差距这些学习西方文明诞生出来的新问题,再说,修身、齐家、治国这些务实的方略,古人也要比今人甚至懂得更多。当今天的高考内容还停留在各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时,乾隆时期的殿试试卷已经开始考察考生如何处理满汉关系问题了。

如果说古人不知今人所难,其实也不对。历史学家黄仁宇便发现,秦人李悝数千年前就在探讨计划经济,荀子与孟子多年前就在争论法治与德治的优劣。而科学技术方面,科学家今天探讨的问题不见得人人未来都能享受,而人人都在享受的科学成果,大部分仍来自老祖宗的发明。

跟今天的高考、公考相比,因为科举制没有年龄限制科,也显得“公平”与“人性化”得多。今天,虽然高考制度放宽了考试者的年限,但大学毕业已不足以改变命运,而公务员考试却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你想趁着年轻到政府听差当“衙役”,早日混上副处级,那你儿时你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在科举制度下,只要你金榜题名,80岁你照样可以当上正县级干部。

这便不怪许多史学家都曾表示,历史上最公平的考试恐怕就是科举了。

                南方一些地区褒奖科举得中者的风俗传统 让高考状元坐上高头大马游街

科举走了,辛亥革命爆发了

说完了科举制曾有的优点,再来聊聊没有了科举制,中国丢失了什么。

已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滨发现,科举制的废除,其影响远超过辛亥年的政权鼎革。

1905年,科举制废除,西式考试的出现,首先让考试内容千百年来第一次发生变化。以前考四书,后来考新学、考算学,又如把经学、史学放到后面较次要的位置,这对于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固有观念而言是一次打击,对自然界索取的无限欲求让西方的“术”第一次在替代东方的“道”。除此之外,年龄的限制也打破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公平”,换句话说,一个人若在很小的时候因为各种条件未能进入新的教育体制,他一生也就基本没有机会走读书上进之路了!

历史学家罗志田说,以前念书不分城乡。后来学校集中在城里,还要有钱的人才念得起。这样,对于乡下的穷人,这条路基本就已封闭了。然而中国人口中数量最大的,恰是这一群体。

因此,废科举兴学堂之后,通过读书改变身份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变得不再可靠,而且社会还产生了两个根本的变化:一个是贫富的决定性增强,知识不再能够真正改变命运,另一个是资源日益集中在城市,乡村慢慢衰落。

从科举制废除开始,中国社会的“仕”也没有来源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赵法生说,今天的知识分子与以往的读书人不同,“他们只是拿着薪水的知识打工者。”

可在1905年以后,读书人改变命运的路从此绝了。不少书生待在农村已无出路,也没法从事西方新兴的教育、医疗、法政等职业,更没有机会获得社会上升的通道。曾经本是中国掌握知识的精英阶层,看到的却个人、民族在世界竞争中的种种不如意,只能寄希望于革命。

于是呢,辛亥革命便众望所归地爆发了。

【责任编辑:管理员】
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品牌总监,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