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林  >>  正文
【中国故事】杜渐防萌方能行稳致远
章林
2023年10月21日

丁鸿,字孝公,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舞阳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丁綝之子。丁鸿13岁时,跟随名儒太子少傅桓荣学习,仅仅花了3年时间,便通晓典籍中深奥的章句,且善于辩论诘难,担任都讲一职。为更好地精进自己的学问,他身穿布衣,挑着行李,不远千里外出求学。最终,丁鸿凭借自己的才学与努力,成为东汉时期的名儒和重臣。

经学至行 殿中无双

丁鸿的父亲丁綝曾跟随刘秀征战,常年不在家,只剩丁鸿与弟弟丁盛留在家中。丁鸿作为兄长,很早便肩负起照顾弟弟的重任。家里的日子过得贫寒而艰苦。后来,丁綝因功被封为陵阳侯,官拜河南太守。等到丁綝死后,按朝廷的规定,丁鸿应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封地。可是,他却以患病为由上书朝廷,请求让弟弟继承封爵。不过,他的申请并未得到批准。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丁鸿准备以离家出走的方式,再一次拒绝封爵。临行前,他留下一封信给丁盛:“我年少时跟随老师读书,对父母的照顾不周。父母在世时,我没能供养父母;父母去世了,我也没有尽孝道。我的言行让皇天先祖都不能认同,以致身患重疾。此前,我曾上书讲明患病之事,愿意将爵位让给你,但奏章被驳了回来。现在,我自愿放弃封爵,外出寻求良医治病。如果不能把病治好,我便葬身在沟壑之中,绝不归家。”

离家后,丁鸿与老同学鲍骏在东海国(今山东郯城县)相遇。他们二人原先一同拜桓荣为师,友情十分深厚。但此时,丁鸿却佯装不认识鲍骏。鲍骏一把拉住丁鸿,责怪说:“从前伯夷、季札因为身处乱世,才申述自己逃避封爵的志向。《春秋》之大义,不因家事而荒废王事,现在你以兄弟的私情而断绝父辈们所开创的世代基业,能够称得上明智吗?”

丁鸿听后幡然醒悟,决定返回家乡,接受封爵。归家后,他开办学堂、教授经学,一时名声大振。鲍骏上书称丁鸿“经学至行”,连汉明帝也有所耳闻,称赞丁鸿是贤德之人。

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下诏征贤,丁鸿入朝后立即被召见。汉明帝让他讲述《尚书》中的《周书·文侯之命》篇,并对丁鸿的解说十分满意,赏赐御衣及绶带,由公车署提供食物,与博士享有同等礼遇。不久,丁鸿被任命为侍中,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又兼任射声校尉。

建初四年(公元79年),丁鸿徙封为鲁阳乡侯。同年,汉章帝为讨论《五经》的异同,在北宫的白虎观召开了一次会议,这就是著名的白虎观会议。丁鸿受命与广平王刘羡以及当时的大儒楼望、成封、桓郁、贾逵等一同参加。会议先由五官中郎将魏应负责传达汉章帝提出的问题,待各家儒生讨论后,再由侍中淳于恭负责整理呈奏汉章帝,如果遇到议而不决的问题则由汉章帝亲自裁决。会上,丁鸿因才学最高,论辩说理最明晓畅达,受到与会诸儒的称赞,汉章帝也多次予以赞扬。时人感叹道:“殿中无双丁孝公。”

此后,丁鸿多次受到赏赐,被提拔为校书,接着又代替成封担任少府一职。慕名而来的门生络绎不绝,远方来者达数千人。在这些门生中,彭城人刘恺、北海人巴茂、九江人朱伥都学有所成,后来官至公卿之位。

禁微则易 救末者难

元和三年(公元86年),丁鸿徙封为马亭乡侯。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章帝去世,汉和帝即位,丁鸿升迁为太常,负责管理宗庙祭祀。

汉和帝即位时,尚年幼。汉章帝的皇后、汉和帝的养母窦氏作为皇太后临朝执政,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则官拜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此外,窦宪的兄弟窦笃、窦景和窦瑰等人也都身居要职,国家的军政大权实际上落入窦氏家族手中。

看到权倾朝野的窦氏家族跋扈恣肆,为所欲为,且暗存不轨之心,有密谋造反的苗头,很多正直的大臣都为汉室江山忧虑。丁鸿自然也十分担心。可是,鉴于此前大臣们的上书都石沉大海,甚至遭到打击报复,招来杀身之祸,丁鸿认为不可轻举妄动,需要等待合适的机会。

永元四年(公元92年),在司徒袁安去世后,丁鸿接替其职,升任司徒。不久,他借助日食这一不寻常现象,秘密草拟奏章,悄悄呈献给汉和帝。

在奏章中,丁鸿直言不讳地指出日食现象是不祥之兆:“臣听说太阳为阳气之精华,保持充盈而不亏损,是君王的象征;月亮为阴气之精华,盈满缺损有一定规律,是臣子的表征。所以发生日食,是臣居于君之上、阴凌驾于阳之上的缘故。”丁鸿引用《春秋》记载日食36次,其中臣弑君就有32人的事例,总结道:“变故不会没有缘由地产生,而是有事件与之相应。权力不可以轻易下放,利器不可以假借他人。”在回顾三桓专鲁之权、田氏擅齐之政、六卿瓜分晋室、诸吕掌握汉室等历史事件后,丁鸿进一步指出:“这些臣子虽然有周公之亲,却没有周公之德,决不能让他们行使权力。”

在奏章中,丁鸿明确指出当今朝廷面临的问题——天下的官吏们纷纷背弃王室,倾向私门,全都惶怖地秉承大将军窦宪的旨意办事,比如“近来大将军外出,威震州郡,莫不派吏人征赋税,派使者贡献物资。大将军虽说不接受,可是物品也没有还给主人。大将军手下的官吏更是无所畏惧,放纵地违法犯罪,而且不会受到惩罚,所以国家内部贪婪狡猾之风盛行,奸恶官吏大行其道,而小民只能叹息,满腹怨气”。丁鸿认为,这是君王威严受损,臣下权势兴盛的缘故,建议汉和帝应该有所警醒,以防大祸临头。他进一步指出:“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也就是说,汉和帝如果能够亲自治国理政,在祸患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加强监督、有效管理,就一定可以消灭它,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它的影响,如此,护佑国运的福气自然也就会到来了。

最后,丁鸿借用“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的寓意,告诫汉和帝:“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细微,以致其大。”即在萌芽阶段抑制不良之事很容易,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很困难了。

这份奏章恰逢其时。已经年长的汉和帝早已对窦氏外戚的肆意妄为感到愤恨,只是苦于朝政皆由窦氏左右,自己又没有心腹之臣鼎力相助。丁鸿的一番话,正中汉和帝下怀。

随后,汉和帝召见丁鸿等一批正直的大臣,任命丁鸿代理三公之首的太尉之职,并兼任掌管中央禁军的卫尉,率兵进驻南、北二宫,同时下旨罢免窦宪及其族人的官职。

丁鸿亲自率领御林军突袭窦府,收回大将军印绶。窦宪和诸弟们自知难以反抗,只好自杀;窦太后则被幽禁,不得参与政治。自此,东汉政权得以稳固,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永和六年正月二十一日,丁鸿去世,汉和帝赐赠优厚,超过常礼。

杜渐防萌 慎之在始

杜渐防萌,慎之在始。问题往往在开始时很小,随后由小变大,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如果有不良倾向,一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及时纠正,如若任其发展,极有可能酿成更为严重的事故,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杜渐防萌胜于亡羊补牢。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有时做错了事情,如果能及时补救、改正,或许还来得及,但有时未必。比如,矿难、火灾等安全事故,已成为夺走人们宝贵生命的杀手。对于在事故中消逝的生命而言,任何补救措施,都为时已晚。所以,事后补救,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事前预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懂得“智者察于端倪”,学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为“智者”——管理者,要敏于观察形势,提高预判能力,一旦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隐患,要及时整改,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善于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和变化中入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各类操作规程,贵在贯彻落实;勇于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把责任细化,实实在在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身上。

杜渐防萌更要掌握时机。面对萌芽的隐患,一定要果断行动,及时清除,以免埋下重大祸端,但果断不是武断,必须善于等待和利用时机。在窦氏家族的覆灭过程中,丁鸿有两次当机立断的果敢行动:其一,乘天空出现日食现象这一时机,立即上书汉和帝,针砭时弊,建议迅速纠正窦氏专权这一问题。其二,掌管中央禁军之后,乘窦宪孤身进洛阳城休息这一时机,立即关闭南、北二宫的宫门,并收缴窦宪的大将军印绶,使其无法与驻扎在宫外的军队联系,从而避免了一场宫廷政变,真正做到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由此可知,大千世界,事物的发展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如果我们后知后觉,反应迟钝,就会贻误战机,受制于人。只有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与自觉,才能先知先觉,防患于未然。

杜渐防萌方能行稳致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成、发展、衰亡的过程。汉和帝听从丁鸿的建议,及时为朝廷除去了祸患,才使得东汉国运转危为安,国力日益强盛,开创了“永元之隆”,东汉政权得以持续了120余年。知古鉴今,以史资政。重小处、重细节、重微末,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体到个人修为的提升,《中庸》中有“致广大而尽精微”,提醒我们求学时要好学善问,有博大宽广的眼界,同时又深入到微观之处,做到精细详尽;《道德经》中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导我们做事时,必先从打基础开始;《韩非子》中有“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提醒我们防微杜渐,才能防止祸患……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履职尽责,谨小慎微、防微杜渐,都是一门强化自身约束的必修课。对党员干部而言,更要懂得“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的道理,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既要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上不舍尺寸之功,也要在“杜渐防萌,慎之在始”上磨炼和坚守。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方能行稳而致远。

(本文原载于《前线》杂志2021年第7期)

【责任编辑:王晗】
北京联合大学教师,历史学博士,军事学博士后。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