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 | 专家:北京峰会推动中非合作向纵深发展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日报网就此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

核心观 | 专家:北京峰会推动中非合作向纵深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06 21: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日报网就此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

关于文化沟通交流在推动中非关系整体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李洪峰表示,文化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在中非政治经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在民心相通方面,了解他人语言才能了解他人所想,使用他人语言与其沟通才能真正走入他人心灵。第二点是文化交流发挥着认知沟通的作用。每个地方的人的思维模式和思想习惯可能不同,在文化遗产积淀中,有很多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要素可能会在国家政策制定中得到体现。例如,我们经常谈论在中非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义”与“利”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来源于五千年来积累的文化思想。非洲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认知上能够真正达到政治上的互信、经济上的融洽、平等的合作,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洪峰认为,非洲朋友与我们在合作共赢上达成了高度共识。中非之间的合作共赢首先体现在平等和尊重上。在她印象中,曾有学者解释过中文的“赢”这个字。这个字上面是“亡”,表示危机,也表示一种关键的时刻,迫切需要变革的时刻。下面有一个沟通“口”。接下来是“月”“贝”和“凡”。“月”代表时间,代表合作共赢应该是可持续的,同时时间也是考验友谊的试金石。“贝”在中文里表示货币,“凡”表示平常心,表示情感上的沟通,不强加于人等。当告诉非洲朋友,中文的“赢”由这几个元素构成时,他们对合作共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义利观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于中非合作与非洲自身发展需求的契合之处,李洪峰认为从中非合作论坛成立至今,中非合作一直契合非洲自身的发展需求。我们的许多建议或者合作方式都密切结合非洲自身的发展需求,对接他们对基础设施、百姓生活以及教育发展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带动非洲发展。我们充分尊重非洲提出的合作建议和倡议。中非合作在带动非洲发展,促进非洲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洪峰表示,今年7月份刚去过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在岛上发现道路非常美观,交通非常顺畅。当地接待老师透露,这些道路都由中土集团承建。岛上拥有了美观的道路有利于接待更多游客。此外,她也表示,曾有幸到桑给巴尔中国医疗队驻地参观学习,听医生们讲述如何治疗当地居民,如何带动当地医生培训等。这些小而美项目真正发生在非洲老百姓身边,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中非之间有相似的历史遭遇,也有共同的奋斗历程,未来也有一致的发展任务。关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力量源泉,李洪峰认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典范性案例。它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文化,可以在差异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打造更美好的和谐共生的世界。她也表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展现了独立发展和国际合作,推动共同繁荣。这两条线既平行又交织在一起,形成共同发展向纵深推动的过程。这对于“全球南方”的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以及在未来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和和谐发展都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合作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对助力彼此共同繁荣有着重要意义。李洪峰表示,非洲朋友非常重视治国理政经验的学习。尽管他们深刻意识到学习并非照搬,但仍发现中国的许多治理经验值得学习。比如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土地改革政策和“三农”政策,这些政策能够展示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关于教育合作和青年交流对于推动中非整体合作的意义,李洪峰表示,教育合作在中非合作中非常重要,近几年我国在政策制定和人力投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去年成立了中非大学交流合作机制,今年将举行工作推动会。她认为教育在非洲发展中是一个提供人力资源的领域,中国在这方面可以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意义,李洪峰表示,相信这次盛会将推动中非合作向纵深发展,并大大促进中非之间的民心相通。作为教育界代表,将在峰会精神的指引下,将中非教育合作方面的工作落实到位。

记者 | 杨然

剪辑 | 王文倩

审校 | 王辉

【责任编辑:王文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翻译: